浙江省丽水市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
为建设美好山区样板提供坚强保证

【来源:中国机构编制网 | 发布日期:2023-08-07 】     【选择字号:

 

        浙江省丽水市坚持问题导向,积极破解机构平台融合难、编制固化流动难、划山而治协同难、基层活力激发难等体制机制堵点,努力为建设共同富裕美好山区样板提供坚强保证。

  一、重塑组织架构,实现运转效率再提升。一是精准分类管理。根据区位、人口、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,统筹划分乡镇(街道)为生态型、复合型和中心型,机构限额分别为6个、7个和8-9个,建立差异化政策资源调配模式和目标考核机制。二是精干设置机构。整合构建“1+4+X”组织架构,即一个综合信息指挥室、四个服务办公室、若干特色机构,推动机构瘦身、平台强身,促进融合运转、实战实效。改革后,乡镇(街道)机构数精简比例达21%。三是创新小乡架构。在12个常住人口少于2500人的小乡镇,探索不设实体运转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,只设若干管理岗位,推行“领导班子+平台运行+岗位管理”体系,减少管理层级,提升运行效率。

  二、重塑权责体系,实现履职能力再提升。一是推进权责精细化管理。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权责事项依法赋予乡镇(街道),梳理明确权力事项、政务服务事项、行政执法事项、“1612”体系[1“1”指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,“6”指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等六大系统,“1”个基层治理系统,“2”项制度规范体系。]贯通基层应用事项。二是厘清属地管理责任。梳理制定属地管理事项清单68项,逐项建立县乡协同流程、边界划分纪要、响应联动机制和事项处置案例。同时,严格事项准入,防止部门以“属地管理”名义向乡镇(街道)转嫁任务。三是细分岗位工作职责。以县为单位统一编制乡镇(街道)岗位目录,平均设置岗位75个,实行定事、定岗、定责、定人。因地制宜设置重点工作岗位和特色岗位,推动相关职责落实到人。

  三、重塑编制布局,实现资源效益再提升。一是人员编制纵向下沉。坚持控总调优、减上补下,持续推动人员下沉乡镇(街道)。综合行政执法、市场监管、自然资源等执法力量按比例下沉,实行“县属乡用”,乡镇(街道)占比达64%。二是编制职数横向调剂。打通编制职数流动性壁垒,统筹乡镇(街道)6%左右的编制和中层职数,按照“减小、稳中、扩大”原则,调剂补充至街道和中心镇,破解山区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和编制职数布局不匹配难题。三是工作力量有效统筹。结合岗位管理,统筹使用乡镇(街道)行政与事业人员、乡镇(街道)与部门派驻机构人员。坚持双向选择、竞争上岗、人岗匹配,构建灵活弹性、能上能下用人机制。

  四、重塑协同模式,实现共富合力再提升。一是加强县乡指挥体系建设。整合构建县级社会治理中心、乡镇(街道)综合信息指挥室,确保一般事件乡镇(街道)处置办结、重大事件县级处置反馈。二是推进乡镇(街道)组团发展。探索构建“大镇带小乡”“街乡共治”“乡乡合作”三种组团模式,发挥小城市试点镇辐射带动作用,实现“先富帮后富、区域共同富”。三是助推梳理基层可集成联办事项。着力破解跨领域、跨层级、跨部门基层治理难点。目前,全市已上线水域监管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监管、校园及周边安全防控、农村房屋安全使用等“一件事”26项。(拟稿人:商政凯) 

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

阅读排行